🔥99499威尼斯(中国)官方网站-App Store

兰州资讯晨报网
您现在的位置:兰州在线 正文

近期,中央文明办公室揭晓了本年度第二季度的“中国好人榜”,其中94岁的徐桂梅光荣上榜。9月5日,记者前往藕塘村,深入挖掘“凉茶奶奶”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
A 义务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药茶煮制服务已长达36年

9月5日,上午11时左右,记者抵达了通山县厦铺镇的藕塘村。该村风景如画,清澈的厦铺河蜿蜒穿过村庄,而崭新的石湾大桥则横跨两岸,将两地紧密相连。在大桥的桥头一侧,伫立着一座朴素而又充满古韵的凉亭。这座凉亭的正面,悬挂着一块朱红色的牌匾,上面镌刻着“桂梅亭”三个苍劲有力的字迹。在凉亭的檐柱上,刻有一副寓意深刻的楹联:“百善能行千里路,三山共煮一壶茶”,既醒目又充满诗意,让人印象深刻。

凉亭内的石桌上,一个不锈钢茶缸内盛着小半缸微褐色的茶水。茶水中浸着的竹勺,把柄十分光滑,显然已有相当的年头。茶缸旁边,摆放着2个不锈钢茶杯。

记者拿起一个茶杯,从茶缸内舀起一些茶水喝下。除了茶香,记者还尝到一种略带苦咸的中药味,身体顿时感觉清凉下来。此时,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,户外气温高达37℃,附近的村民几乎都待在家里休息,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。

94岁的徐桂梅拄着拐杖,从数十米外的家里缓步走到凉亭,揭开茶缸的盖子,检查里面的茶水是否够喝。她头发花白,脸上写满岁月的痕迹,但依然眼聪目明,精神矍铄。

每天清早,徐桂梅都会烧好开水,泡上茶叶和川芎,待其自然放凉后,送到凉亭,供赶路人免费取用。中午,她会到凉亭查看是否需要续茶。晚上,她会把茶缸和茶杯收回,剩下的茶水倒掉,茶具清洗干净。这样的举动,她已经坚持了36年。

B 简陋的茶摊变身专属茶亭

桂梅亭所在的藕塘村和附近的金山村等村子地处群山之中,林地多,耕地少,村民多以竹子、木材、药材种植为主要生计来源。以前,村里交通不便,村民进山干活和外出办事以步行为主,而桂梅亭是他们的必经之地,一些做木材、竹子生意的商户也经常从此处经过。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徐桂梅深知赶路人对茶水的渴望,1988年,她做出了一个决定——免费为过路的村民、行人提供凉茶。

“当时,附近很多村民每天步行上山干活,路途很远,也不好走,非常辛苦。我帮不上什么忙,就想着给他们提供一点茶水。”徐桂梅告诉记者。

从那时起,每年农历三月至十月,无论天晴还是下雨,徐桂梅每天都会免费提供凉茶。偶有身体不便或有事外出的时候,她就让儿子郑远托代劳。起初的几年,她大部分时间会守在茶亭旁,看到路人经过,就会主动送上凉茶。此事慢慢传开后,附近村民都知道了情况,她也就不用时时守着了。

36年过去,徐桂梅年岁渐长,茶亭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她刚开始送茶的时候,厦铺河上还没有桥,村里也没有专门的机动车道。2009年,河上架起了铁索桥。4年前,河上又修建了可供车辆通行的石湾大桥。

第一次修桥的时候,家境并不宽裕的徐桂梅毫不犹豫捐出了自家的几分地,还一缸一缸地给施工人员送茶水。第二次修桥的时候,她不仅每天几趟送茶水,还带头捐了1000元。

徐桂梅最初的茶亭,只是一把雨伞撑起的简陋小摊。2018年,通山县文体局驻村工作组以她的名义建起一座茶亭,作为弘扬“桂梅精神”的符号。这座茶亭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桂梅亭。

桂梅亭建好后,徐桂梅老人除了每天烧茶送茶,还负责维护亭子和周边广场的卫生。亭子里的石桌、扶手、座位每天都要抹一抹,广场两天清扫一次。

C“桂梅精神”润泽十里八乡

1930年6月,徐桂梅出生在藕塘村附近一个小山村,是家里的独生女。10岁那年,母亲过世了;16岁那年,父亲也过世了。父亲过世那一年,她嫁到藕塘村一户郑姓人家。在她20多岁时,丈夫因病去世,留下她和一儿一女。后来,她和第二任丈夫又养育了4个女儿。1993年,第二任丈夫去世。

徐桂梅年轻的时候,由于子女多,家庭经济条件不好。第二任丈夫身体不好,她承担了家里主要的体力活。犁地、插秧、割稻谷……徐桂梅都是一把好手,干起农活来,丝毫不比男子差。

“这一辈子,母亲吃了很多苦。”徐桂梅的儿子郑远托表示,母亲非常贤惠,虽然饱经风雨,但始终保持着乐观、豁达的心态。除了忙农活,她对于子女和丈夫也照顾得十分周到,子女们都顺利长大成人。而且她乐于助人,邻里关系十分和谐。看到村民干农活需要帮忙、有人办红白喜事需要人手……她都会主动帮忙。

正因如此,徐桂梅在村民中威望很高。村民们有时发生矛盾,还会请她调解。藕塘村村支书徐德煌介绍,他十几岁上山砍柴的时候,经常喝徐桂梅老人的凉茶。2003年到2008年期间,他做木材生意,经常开车经过桂梅亭。每次听到有人经过,老人都会出门查看,请他们喝茶。“这么多年来,不管是认识的、不认识的,她对每个人都是如此。哪家的小孩没人带,她也会临时帮忙照顾。”徐德煌说,“其实她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,是低保户,她能坚持这么多年送凉茶,非常不容易。”

藕塘村驻村干部徐三智介绍,徐桂梅老人心地善良,当地村民都非常尊重她。这些年来,经常有爱心人士或前来旅游的游客看望老人,给她送上茶叶、川芎等。

在石湾社区,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,她的品行堪称楷模。她在桥头烹煮了一锅香茗,过往行人品尝后无不对她赞叹有加……深受徐桂梅女士精神的感染,当地村民梁云娣创作了一首赞颂她的山歌。

徐桂梅老人的事迹犹如春风化雨,深深植根于每一位身边人的心中。厦铺镇镇长曾欣宜感慨万分,她表示,不仅藕塘村的村民们,整个厦铺镇的群众都将徐桂梅老人视为学习的楷模,纷纷效仿她高尚的品格和处世的智慧。在厦铺镇开展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中,“桂梅精神”成为了热议的话题,被反复提及;而在支部主题党日的活动中,“桂梅精神”更是被深入剖析和解读。在“桂梅精神”的感召和引领下,近年来,藕塘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年年位居全镇前列;同时,村民们的卫生环保意识也不断提升,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责任编辑:admin

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
XML 地图